据新闻联播消息,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爆炸接连发生两次,导致多栋房屋受损,玻璃被震碎,天上升起红色烟雾。据黎巴嫩卫生部公布,爆炸目前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黎巴嫩总理宣布5日为国家哀悼日。总台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爆炸现场进行报道。
外媒称,有联合国维和人员及德国使馆人员在爆炸中受伤。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宣布贝鲁特进入紧急状态。
黎巴嫩安全部门负责人阿巴斯·易卜拉欣表示,港口仓库中储存着可燃化学物质。黎巴嫩总理证实,2700余吨硝酸铵发生了爆炸。他强调,2700余吨硝酸铵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存放在仓库里长达六年之久,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爆炸之后现场狼藉一片
△爆炸现场升起的红色蘑菇云
△黎巴嫩大爆炸现场一片狼藉,大火仍未扑灭。
硝酸铵——多次爆炸中都有它的身影,它究竟为何物?
1659年,由德国人J.R.格劳贝尔首次制得硝酸铵。最初它既作为化学肥料大量使用,也是制造工业炸药的重要原料。在我国,2002年国务院将硝酸铵产品列入《民用爆炸物品》,禁止硝酸铵作为化肥销售。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禁止将硝酸铵作为化肥销售。
硝酸铵的强氧化性、自然反应性、热分解性决定了它的爆炸性。
1硝酸铵的强氧化性
硝酸铵及其分解产生的氮氧化物都具有强氧化性,如与硫、磷、还原剂、有机物(如油类)等相混合时,会形成氧化能力较强的体系,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可以进一步加速反应进行并放出大量热量,如果热量积聚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2硝酸铵的热分解性
硝酸铵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十分复杂的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硝酸铵是稳定和安全的。硝酸铵在不同的温度,有不同的分解产物。
上述反应实质上是硝铵的“理想”爆炸分解反应。在300℃时硝铵分解已带有爆炸式分解的特点。
3硝酸铵的爆炸性
硝酸铵是一种爆炸性物质,虽引爆作用敏感性差,对传爆作用极不敏感,对机械作用完全不敏感。但当加热或自身分解放热时,如不及时导出热分解产物,就可能发生爆炸,也可能因其它系统局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而传爆。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处理不当或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硝酸铵中混入有机杂质时,能明显增加硝酸铵的爆炸危险性。混入硝铵中的有机纤维如毛毡、棉纱、抹布、笤帚及木质等,容易引起自燃。
据黎巴嫩卫生部公布,爆炸造成至少50人死亡,2700人受伤。
黎巴嫩大爆炸现场一片狼藉 大火仍未扑灭
当地时间9点30分,黎巴嫩大爆炸现场大火还在燃烧,消防车辆、救护车辆以及工程车辆在赶往现场,救护伤员并对现场进行清理。现场目前已被部队封锁,多个建筑受损。
黎巴嫩红十字会公布至少2200人受伤,25人死亡,伤亡人数还在持续上升。黎巴嫩卫生部长表示死亡人数为30人。贝鲁特医院急诊已人满为患,伤者目前已被送往城外医院进行救治。
目前,黎巴嫩官员尚未宣布爆炸原因。 有报道称,爆炸是由于化学物质的自燃而导致的,当前现场状况相对稳定,官方没有公布是否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
事件后,以色列方面发布消息,与这一事件无关。
稍早前消息:
当地时间四日下午六点钟左右,贝鲁特市区发生巨大爆炸,多栋房屋受损,玻璃被震碎,天上升起红色烟雾。
目前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有报道指出,爆炸原因是港口仓库发生爆炸,爆炸原因可能是储存的烟花导致。目前已经确认多人受伤,尚未确认是否出现遇难者。(总台记者 孙虎)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消息,当地时间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CNN公布了一张距离爆炸点1.6公里的黎巴嫩总理府的内部照片,现场碎屑遍地,一片狼藉。此外,据当地媒体报道,距爆炸地点10多公里的总统府建筑也受损。
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已宣布5日为国家哀悼日,政府将拨付1000亿里拉的紧急救援资金。哈桑·迪亚卜的妻子和女儿在爆炸中受伤。爆炸事故导致许多建筑物被毁坏,当地医院据称已人满为患。另据法新社报道,黎巴嫩总理证实,2700多吨硝酸铵发生了爆炸。
是一款支持主动降噪的真无线耳塞,Galaxy,Buds,Pro[详情]
仁王2,完全版PC版的特性预告[详情]
如果喜欢大内存的骁龙865手机,大进光量大像素,已跌至3299元[详情]